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对联
1、 随后,从拍摄到整理登记,到合成制作,特别是本美篇的打造,彭旋、谭亮、赵岳等付出了心血。特别是彭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寒夜里“保密”连续赶制文化大礼,内心始终充满着激情。每个汉字,每副对联,每张靓照,联结而成,犹如一条文化的长河。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浓浓的文化年味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原点”,畅游报社团队的文化长河,转发分享文化的年味雅趣,照亮自己温暖他人。长河的源头有一个“福”字在那里“猴”你。在文化的长河中,我们都是有缘有福之人,而不是匆匆的过客。是为序。(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对联)。
2、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即同类词对同类词。以往强调的“实对实,虚对虚”,不准确,应纠正。例如: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精明的生意人往往喜欢通过楹联吸引顾客,许多脍炙人口的商业楹联将商家的信誉和宗旨传播得远近闻名。
5、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6、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欢度春节
7、如颜料店的商业楹联有“青黄赤黑白,紫绿朱蓝橙”;
8、由于对联最早起源于民间风俗习惯,最终又回到群众中,因此对联既是文坛看重的高雅文学,又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他还会长久流传发展下去。
9、(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
10、花果飘香美哉乐土;狗年增色岂换人间横批:幸福人家
11、芝兰之香被文人誉为百香之首,因此常用“芝兰之室”形容有文化品位的起居之所。兰花不畏风霜的风骨与文人品格相契合,其若隐若现、淡而弥久的芬芳与“无味之味乃至味”的哲学追求相契合,使兰花成为书斋清供之首选,是以有花香不在多的说辞。
12、第六联巧将今年(鼠年)与明年(牛年)的“属相”入联,融“腐倡廉”于其中,集古名句中的“官仓鼠”与鲁迅名言中的“孺子牛”来阐明自己廉正的决心,好构思;
13、土特产店的楹联为“冬笋春茶皆有,香菇海味无穷”……
14、商业楹联可谓是我国广告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文化特色,不少商业楹联背后,都有传奇色彩或感人至深的故事作为铺垫,这些故事往往来源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使商业楹联独具魅力。
15、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16、反映商家美好祝愿或对世事看法的楹联也不少——
17、 关于桃符的传说,东汉王充《论衡·定鬼》篇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地方,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老虎。因此,人们认为天下的恶鬼都害怕神荼和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保佑平安。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18、此地 饶 千帆风月,
19、对联是一种应用艺术、实用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工作学习的实践而产生的,所以不同的活动有以之相适应的对联。
20、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21、度提炼和概括出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理念,以及美好的祈愿,并具有迎合顾客心理、满足其消费习惯的表现力。
22、第八联联写农家过节的高雅习俗:写“福”字,贴“联”。下联写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侧面,买了“铁牛”,离“现代化”又近了一步;
23、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诗中就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是在明朝。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也有野史记载朱元璋在微服私访时给一家屠户写春联的故事。
24、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又称楹联或对子,我整理的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供参考!
25、明清时期徽州人攒积资本打造宜人居室时,调动当地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楹联、雕刻、书画等手段营造出舒适优雅的家居环境。在千年文化汇于一堂的古民居中,楹联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装饰。
26、近年来,莲香楼还大力发展名牌月饼的生产,有计划地购进和改造生产机械设备,逐步向机械化生产转化。莲香楼的月饼已发展到40多个品种,以莲蓉为主料的月饼品种便达20多个。尤其是首创的蛋黄莲蓉迷你月饼、椰汁年糕等新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年中秋节莲香月饼还远渡重洋,销往欧、美和港澳地区。
27、对联还分“正对”与“反对”:上下联都正说的叫“正对”,都反说的叫“反对”。
28、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京城偏僻小巷里见到一家叫“天然居”的饭馆,素有题诗联句之癖的乾隆帝此时诗兴大发,提笔在店牌上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29、此后,慕赵子昂之名前来观赏真迹和品尝“扬州第一楼”美味的人络绎不绝,酒楼生意日益红火。
30、偶来 作 半月神仙。
31、茶楼的商业楹联有“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32、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33、第四联勾勒出一幅“牛共乐”的“牧牛图”:在天里,碧草青青,无边,牧童赶着牛,唱着曲,欢快的歌声和甜甜的笑声随着风飘,好不惬意;
34、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由于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他们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
35、酒肆饭馆的楹联有“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等。
36、 如果各位小伙伴觉得,以上列举的楹联句子没有一句可入你“法眼”,那么小图期待各位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印象中最最令你“震撼”的对联。
37、(4)复句对复句。对联的上下联如果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复句,这里指的仅是,上联内部的复句与下联内部的复句要互相对偶。例如,四川灌县离堆公园有一副对联:
38、姚致和堂不仅受到民间的一致赞誉,也得到官府的高度评价。
39、(B)在特殊情形下,对联的在平仄声律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
40、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聊斋”联)
41、报国文章遵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老舍撰联)
42、上联:天开美景春光好,下联:人庆丰年节气和;横批:大吉大利
43、自此,酒店生意兴隆起来了,可谓一副楹联救了一对父女。
44、有些则突出了产品品牌和制作工艺,如梳篦店的楹联为“兰陵妙制工镂月,菱镜新装助掠云”;
45、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46、清代以后,商业楹联更为流行,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
47、有的商业楹联兼具突出地方特色和产品的优异品质双重内容,如墨店的楹联有“华阳墨水和丸妙,蜀国乌煤落纸香”;
48、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9、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50、上联:让往昔快乐常在; 下联:愿今日友谊永存。
51、上联和下联用字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成立的首要条件。作为字数较少,或句式结构单一的对联是较容易做到的。例如:
52、一是用字灵活,整齐优美,字数不限,短则几字,长则千言,如天下第一长联,清人钟云舫的狱中联;二是以汉字的某些特色,构成对联艺术;三是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互相增辉。
53、德之不修,吾以汝为死矣;(“矣”“乎”都是平声)
54、有些楹联则蕴涵历史典故和文化特色,如肉铺的楹联为“铢两能均,陈平宰肉;方寸不失,韩子鼓刀”;
55、在远古时一天这只怪物便下山进行对房子、庄稼的破坏,无恶不作,危害人间,人们叫苦连天。各路的神期,民间有一个怪物名叫“夕”,一到每年的最后仙都对他没有办法,神仙们只能到玉帝耳边苦诉此事。
56、 “楹联”的别称有:对联、楹帖、联语等,也有人称之为联,或称之为对。
57、理发店的楹联有“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58、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一些与商业楹联有关的故事。
59、再如“反说”的对联:三字沉冤千古恨,一盒忠骨晚年香。
60、对联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对偶,此外它还具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