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

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3、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

4、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5、(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6、《道德经》里讲的道理还有很多,虽然也有些在此刻已经失去了意义,但里面还有很多在今日仍有着重要进取的意义,仍值得我们去珍藏和学习。《道德经》教给我们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读去体会,你会收获很多。

7、(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8、(译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9、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1、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12、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13、(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14、道书告诉我天、地、和万物都是同出,同生的。没有什么先后的情形。都是由一种或一个神秘的能量诞生的——我自己命名的。谁又是这个神秘能量的先驱者?我不想过度地探求,但我意识到一点,凡事都有一个因。由于各自对因的不同理解,才有了各自的说法或思维下的思想。这是其一。

15、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16、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7、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经》

1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9、点评:凡事都是相对的,社会上越是提倡什么,就是越缺乏什么,如果大家都不提倡,那就是不缺,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很仁义,那就没有提倡仁义的必要了。正因为大“道”被废弃了,才有人提出“仁义”的主张;智慧出来了,却被心存不轨的人利用,结果才发生诡诈、虚伪的现象;家庭不合了,这才有人提出孝慈的观念;国家昏乱了,这才显现出忠臣的品格。

20、(名句赏析):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21、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2、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3、(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2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2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27、(名句赏析):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8、7)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出处)《道德经·第六章》(译文)它(谷神)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29、(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30、(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31、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32、第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33、(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34、(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35、例如,你认为不可能像别人那样获得自由财富,却无视他们曾经跟你一样普通到被人忽视;例如,你认为拥有的亲密关系,最后只会随时淹没在锅碗瓢盆的世俗里,却无视身边那些随时随地紧握的手和充满了他们爱意的眼神。

36、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得东西不同,所有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的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一样,行善不能总挂在心理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3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39、大道广阔无边,无拘无束,而真正的悟道之人也是不会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左右的。

40、(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41、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42、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43、生命是什么?确实没有经历过生死抉择的人是难于深切体会的,但是杰克.伦敦用粗犷豪放的笔触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生命的张力和坚韧,人性在生与死的那一刹那绽放全部的光彩!

44、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45、(名句赏析):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46、(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47、第38章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9、在政治上,老子对日渐衰败的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也失去信心,主张干脆废弃。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和新兴事物,他更是深恶痛绝,加以攻击,谴责封建统治者奢侈挥霍,指责他们对人民繁重的租税和发动残酷的战争造成田地荒芜,百姓饿死,骂他们是强盗。那末,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他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因此就要“绝圣弃智”,一切循其自然,回到“结绳”的蒙味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小国寡民”,但鸡啼狗叫,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50、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51、(名句赏析):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52、出自《老子》。显贵的根本是低贱,高大的基础是低下。说明了贵、贱,高、下的对立和统一。

5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4、生命重在热爱的过程,因为结果都已注定,我们无法把握死神来临的时刻,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热爱当下的美好。

55、(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56、(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57、(名句赏析):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58、“道”永远没有名字可以形容,简单质朴,虽然小而不见,但是天下万物没有能让它屈服的。人生真正的快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难求,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守住简单、质朴,就会找回人生真正的快乐。

5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6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61、(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62、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6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64、(名句赏析):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5、“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66、(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7、(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68、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69、1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70、(译文)治理天下就要立制度而定名分,名分既已有了,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

71、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72、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73、(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74、3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7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76、2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77、(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78、(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79、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80、三是宇宙之本源的混沌无形的“道”,是宇宙之本源的道。

81、(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82、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