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老子名言及翻译 『34好句摘抄』

老子名言及翻译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4、(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5、(感悟)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6、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老子名言及翻译)。

7、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8、Nomatterhowbadyourlifemayseeminthemoment,itwillalwaysgetbetter——哪怕此刻的生活有多糟糕,也总会有好转的一天。

9、(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0、(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11、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老子名言及翻译)。

12、Ifyoucanonedayrenovateyourself,dosofromdaytoday,Yea,lettherebedailyrenovation.

13、俭性清静,清清静静,无妄为之行,顺天应人,合于自然,利益万物,物物受益,俭安能不广。

14、(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5、(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17、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18、(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19、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20、(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1、(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2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才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3、五音令人耳聋。其意是,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在古代宫、商、角、徵、羽为五种音符,如果一起弹奏,不仅分辨不出音律,而且震耳欲聋。但其暗指~夜夜笙歌。五味令人口爽。其五味酸、甜、苦、辣、咸。其意是,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暗指~山珍海味。

24、(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25、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他。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28、(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30、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3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2、4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3、(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